《 多數交易者數十載沉浮於自己所熟悉的事物,而忘卻了其他可得性。》
交易者在進入投資、投機領域的時候,總是一頭栽進他們初次接觸或是直覺上較為耳熟的商品,有的人接受經紀商、主管機關的行銷文宣,有的人則依循身邊親友的經驗進行交易,更有不少是聽聞親友在某個商品中獲利後,跟隨著操作同樣標的。然而在可選擇商品充斥於周遭的年代,股票、期貨、選擇權、權證等,每一個類別所具有的特性與適合交易的策略架構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別,除了商品本質以外,當沖、波段等不同的交易手法所需要條件也不同,其中一個是資金深度。例如某位交易者採用馬丁格爾法則的架構作為當沖基礎,另一位交易者也許觀察到了前者的獲利,卻可能因為資金較少而將部位增加的價格幅度無謂加大,或是把從正確邏輯發展而成的部位增減規則調節為單一數量進出,因而全盤皆錯。
在「交易與不交易之間」這個標題之下,敝團隊分為這幾個方面討論:交易與否、交易何種商品、交易時段中是否配置資金在場內。
取決於要不要交易的首要考量就是策略扣除手續費、稅金後獲利是否高於無風險資產配置。無風險資產一般來說便是銀行存款,也就是在不同的年代,用以評定策略是否值得執行的標準並不一致,它與多數量化值一樣,應該是一個浮動數值,所以在回測的過程中將利率做為外部參考數據比對市場波動是有意義的,且這類機會成本是整個帳戶保證金的利息所得。
例如當前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1.3%,某一交易者的期貨帳戶保證金為 500 萬元,固定操作 10 口台指期 ( 保證金 = $83,000 x 10 = $830,000 ),則扣除滑價、手續費、稅金後的淨利中有 $5,000,000 x 1.3% = $65,000 是不具有意義的,因為這是無需承擔風險便可獲得的利潤。( 多數經紀商不提供保證金利息 )
由於無風險資產的獲利能力是交易的機會成本,並且無風險資產的獲利能力一般具有變動緩慢的特性 ( 例如利率 ),因此在長期資料回測的過程中,可以將此交易機會成本作為策略中止線的一部分。另一項無風險資產是美國國債,原則同上則不贅述。
交易商品的選擇則以反向推論而得。
回到一般量化及程式交易者所熟悉的幾個數值:勝率、獲利因子、DD、MDD 等。以選擇權賣方策略為例,具有高勝率的特徵,留倉是一種很好吞食時間價值的方式,這個手法同時帶來的負面效果是跳空風險,尤其台灣期指市場的交易日之間收盤時間長達 18.5 小時。如同其他高勝率策略一樣,簡單的選擇權賣方架構適合追求穩定現金流的交易者,但得處理好資金槓桿或反方向的避險配置,因為單次的跳空價位突破可以讓許多累積的獲利遭一次殲滅。其他類型商品與相對應的交易策略亦可歸納得鮮明的特徵,所以簡單相比後,針對不同的交易目標及資產規模,所適合的配置方式大相逕庭,並非某種交易工具或標的能普遍適用於每一位交易者。
最後一個環節要討論的是場內時間。
商品在持有的途中除了承擔市場風險以外,也阻隔了資金投入其他標的獲利的可能,在多商品交易中,單商品的交易機會成本就是其他商品的趨勢。單商品交易的簡單資金效益公式:資金效益 = ( 投資損益 / 場內交易時間百分比 ),數值越高則評比越佳。
換句話說,在多商品或多市場的交易型態中,「擁有一套具有穿透性的策略」是重要的,許多人在「穿透性」這個議題中只見到策略失效的可能性更低,卻忽略了一個具有穿透意義的系統更是一個評級系統,它可以使交易者有效的讓資金在不同地方輪轉,去尋找當前較佳的配置方式。無論股票或期貨等市場,可以放入資金的目標千百種,值得放入資金的則縮減至數十項。但若再加以考慮資金效益後,或許更能篩選出精品,讓金錢在商品間高效率遊走。
交易、不交易,是一門有趣的藝術,許多人專注在一個商品上,並且過度期望清楚的界定出盤整、趨勢的分水嶺。然而除了執著在如此一個難度高的面相之外,或許有更多方式可以讓資金運用上有更好的效益。
《 本文由 PROG 璞格交易團隊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