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幣圖誌Bituzi - 挑戰市場規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紀律‧照表操課的內涵

$
0
0


前兩天和朋友A吃飯的時候,聊到他上周末參加另位朋友B的追思會,這位朋友B的人生雖然只有短短五十來年,但卻相當精采,這是因為他在小時候被診斷出有腦瘤,醫生研判他的壽命只有常人的一半,從此他的人生態度就是拼命地工作、拼命地玩、拼命地愛,為人慷慨好施,交遊遍及世界各地,將一天當兩天用,不留下任何遺憾。

這個話題深深震撼著筆者,「拼命地工作、拼命地玩、拼命地愛」,三個拼命的內容都不是容易的事,絕大多數的人無法同時完成,特別是拼命地工作和拼命地玩,簡直難以並存,特別重要的是:沒有遺憾。

捫心自問,在交易這條路上,是否已經做到沒有遺憾?如果在單項都沒辦法做到沒有遺憾,又怎麼可能可以將「沒有遺憾」貫徹、穿透到人生的每個角落?想要做到買賣交易沒有遺憾,惟有遵守紀律、照表操課,而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紀律如何形成?

經驗的累積

經驗的累積是初學者最容易忽視的重點,因為初學者以為經驗的累積是理所當然的,事實上,買賣交易的經驗累積比想像中的困難,這是因為在損益的背後,帶有運氣和大環境兩項難以察覺的背景因素在裡面,因此賺不一定對,賠卻未必錯,當賺賠不能確實反應對錯的時候,就有可能多頭年賺,空頭年賠,經歷漲跌循環才發現一場空。

漲跌循環多久?2001年經歷911事件在3411落底,漲至2007年七月開始做頭,2008年金融海嘯幾乎打回原點,這趟漲跌循環約七年,有多少投資人在經歷2008年的崩盤後,開始反省自己過去的賺,是否是真實的對?

在多頭年認知的對,只有在經歷空頭年後,才會知道哪些對才是經歷洗禮經得起考驗的對,這個論點聽起來很合理,如果是在2001年講這個觀點,那可能是難以反駁的,但在2014年的今天談這個觀念,卻只能說是一半對、一半錯的認知而已。

資訊科技的進步

為甚麼說在今時今日談前述觀念是半對半錯?答案很簡單,在西元2000年以前的時空背景,硬體、網路相對現今都是很不發達的,當年要做歷史研究,光是價位的取得就已經很困難,更不用說歷史財報、歷史新聞等相關資訊,因此,在過去的那個時空,即使想要做歷史研究,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西元2014年的今天可就不同了,無論是歷史價位、歷史財報、歷史新聞,感謝資訊科技的進步,這些都是有管道可以取得的資訊,過去的痛苦在於資訊太少,而現今的痛苦在於資訊爆炸,唯一不變的,就是人類的惰性。

當年勤奮的投資人為了賺市場,願意花錢買價位畫手工圖,進圖書館翻報紙搜尋字裡行間的蛛絲馬跡,現今勤奮的投資人寫爬蟲、建資料庫、做回測;當年懶惰的投資人只想打電話就有錢掉下來,現今懶惰的投資人只想點滑鼠就有錢掉下來。

勤奮的投資人累積經驗,懶惰的投資人還在幻想。

向歷史學習

價量的回測系統已經有相當龐大的網路資源在探討,但財報的回測系統,在網路上卻查不到甚麼相關資料,這是相當不可思議的實況,因為投資人對財報分析的接受度是遠高於技術分析,但印證財報相關的股價歷史表現卻遠少於價量的歷史回測,筆者的疑問是,難道投資人不好奇財報選股的歷史成果嗎?

大環境的背景元素說穿就是緩漲、急跌、常常整理,如同前述的漲跌循環,簡單計算七年裡面,有六年在漲、整理,一年崩跌,再上一次的漲跌循環是九年在漲、整理,一年崩跌,從頻率的角度來看,崩跌的年少,但來的時候總是雷霆萬鈞,歷史研究有很大的重點是在探討空頭年將經歷的損失,改朝換代甚至比太平盛世更為重要。

紀律的形成

經過紮實的歷史研究後,再經歷實戰的洗禮,自然會誕生進退依據的大原則,紀律的形成是自然而然的,絕對不是道聽塗說就盲目遵從的,投資人破壞紀律的最大原因,就是連為甚麼要守這個紀律都不知道?就如同在湖上看到紅綠燈,亮紅燈會停下來等它綠再划嗎?重新思考、檢視從選股到操作的每個準則,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紀律。

從上次2008年的崩盤結束起算至今,已經默默進入第六年,經歷交易生涯的第二次漲跌循環過程,那是種很特別的感覺,擁有建構在完整漲跌循環所形成的紀律,多空操作的能力與依據,綜合參考大環境與運氣的背景因素,才能真正的做到沒有遺憾。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