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幣圖誌Bituzi - 挑戰市場規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股票的美麗與哀愁:剛開始不都是場誤會

$
0
0


每次回憶起剛踏入股市時的稚嫩心態,嘴角都會微微上揚,這是絕大多數在股海浮沉多年的股民所共有的經驗,其中最稚嫩的莫過於誤會股市的錢好賺,天大的誤會始於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新手運,但運氣總會有用完的時候。

智者喜歡閱讀,勇者喜歡實戰,結果沒意外都是虧損,不過這還不是最悲劇的,智勇同時具備的股民,喜歡閱讀後實戰,結果越讀越戰越賠,到底哪兒出問題?接下來談些常見的誤會,認識這些誤會將有助於節省時間、資金,累積真實。

研究、選股、盯盤、下單

選擇比努力重要。

研究

普遍券商都會提供免費軟體給股民使用,但這些軟體多半都有兩個缺陷:
1. 僅有近幾年的歷史資料;
2. 沒有終止交易股的歷史資料;

由於券商提供免費軟體的主要目的是讓股民下單,賺的是手續費,股民能不能從市場賺到錢,並不是券商的煩惱,因此在歷史研究這端,即使股民有心想要研究也不得其門而入,缺乏實證的盲目參與是虧損的主要成因。

選股

買賣股票怎麼會難?打開軟體,輸入股票代號、交易別、買或賣、張數、價位,送出委託,靜待成交,完成買賣股票的動作,這樣怎麼有難度?難是難在要買賣哪支股?從空手到建倉再到平倉,能否產生利潤?整體交易成果能否產生利潤?

普遍股民在選股端是窒礙難行,目前台股上市加上櫃,合計超過1500支股票,二八法則同樣適用於股票市場,八成的行情出現在兩成的股票裡,合邏輯的觀點卻沒有這麼輕易就能導入實務,試想:沒有經歷過地毯式的研究,怎會知道這個兩成的精華地帶在哪裡?沒有研究、沒有傳承,自然就是一場誤會。

盯盤

普遍股民對於盯盤多少會有憧憬和迷思,認為有盯盤的交易成果肯定會比沒盯盤來的好,邏輯上是正確的,不然那些盯盤作單的難道是腦袋浸水嗎?那怎麼又說是憧憬和迷思呢?癥結出在下面這個問題:

「盯盤者知道要盯甚麼嗎?還是只是單純看軟體報價?」

如果盯盤卻不知道該盯甚麼,只是單純地看軟體報價,流程間相當容易遭到突如其來的買賣氣觸發動物本能,交易成果可能比沒盯盤還糟,堪稱浪費時間、資金的最極致,這個誤會讓許多股民轉入全職,再回頭已是百年身。

下單

基本下單方式確實如前面寫的那樣,但以為下單只有這樣,就是個蠻大的誤會,實務運作來說,還有觸發條件才丟單的條件單,對於看的懂點位的操作者來說,可以強化盯盤的成效,讓精神更專注於無法設定條件單的點位上。

至於無法盯盤但知道該盯甚麼的操作者來說,看到合理點位出現,自然知道已經可以進場,此時只須簡單下單並附帶停損的條件設定即可,這邊還有另個常見的誤會,知道停損是必要之惡,但不知道該怎麼停損;點位與停損是相應的存在。

財報

投資行為談的是藉由配股、配息產生利潤;
投機行為談的是藉由漲跌的差價產生利潤。

財報是投資者評估公司價值的必備工具,想作投資的股民,若追求的是賺差價,結果依舊是誤會一場,最常見的謬誤當屬買進自認價值低估的股票,卻在基本面條件沒變的前提下,單純因為股價下跌而退場,邏輯錯在哪兒?

既然認為A價已經是價值低估,低於A當然更是低估,退場自然不合邏輯,會有這種交易行為的主因,就是對投資、投機產生誤會,無法誠實面對內在想賺差價的渴望,對偶端還有進場是明確想賺差價,套住就大談基本面,沒賣沒賠,兩種交易行為都是虧損的主因,源頭就是對期待利潤產生誤會。

淨值安全邊際
淨值正向發展
每年配股配息

如果前述三件事情同時發生,這檔股票就有投資價值,邏輯其實相當簡單,如果股價淨值比低,甚至低到淨值以下幾分幾,表示此時進場已經離公司的會計價值有安全邊際,再來探討股價淨值比,此時的分子是股價,分母是淨值。

淨值朝正向發展能確保分母越來越大,正常管道是公司要能持續獲利,賺多賺少不要緊,因為能跌到股價淨值比低的股票,通常獲利性都很差,甚至有的還虧損虧很大,第一關就是刪除虧損的公司,這些公司會因為虧損而讓淨值越來越低。

每年有配股配息能確保分子越來越小,而且還能產生正的現金流量,實務而言,配股配息會降低股價,誘發更多的價值投資買盤,公司正常經營的狀態下,沒有配息配到股價變成負的例子,當然作假帳配息的地雷不在正常經營的範圍內。

作價值投資的部位,由於投入的資金不會因為下跌而停損,只會因為基本面條件改變而停損,因此每檔股票投入的資金都有可能遭遇化為烏有的風險,因此單支股票投入的資金部位不會大,需要適度分散,對操作資金部位小的投資人來說,這個邏輯違反直覺,這也是小資金作投資需從零股開始的原因。

K線圖

K線圖並不只是幾支K棒的組合。

普遍股民對K線圖是多有誤會,以為K線圖只是幾支K棒的組合,其實K線圖是交易行為最真實的軌跡,從K線圖可以看到趨勢、動能、點位、合理倒線,理解圖意的操作者,不需要均線、指標,只需單純的、乾淨的K線圖就能執行交易。

股民對於內線行為多有反感,但這些內線要化成利潤,同樣需要進入市場交易,這些交易行為自然形成軌跡,在K線圖上可以看到主勢者暗度陳倉,看懂圖意能讓原本屈居資訊弱勢的操作者躍升至具備領先的地位,可謂最強大的利器。

力型循環
動靜循環
漲跌循環

K線圖要從月線觀生之起始,理解目前所在其位在生命價值的相對高低,爾後有周線看大勢、日線尋幅度、小時找撐壓、刻分進出場的觀圖理哲,學習K線圖需從單日力開始,延伸達到型意,進入動靜循環,從而打開漲跌循環。

解開誤會的關鍵

買賣源點

商品有其價值、價位、價格;
人類有其本性、習性、慣性;
自然有其行運、運行、韻律。

所謂買賣源點談的就是商品、人類、自然間的互動關係,從觀察到理解,展現出層次的差異,通常是從觀察到某個現象開始,然後思考現象的成因,再經過時間的印證,從而形成邏輯理論,最後才套用到實務端的選股、操作。

實證

實證的概念是藉由歷史作印證,需要收集盡可能完整的歷史資料,並有處理資料的能力,這個能力指的不是單純的運算,而是要能帶入買賣源點,理解時空當下買氣、賣壓的來源,同步思考逃生路線,可說是相當苦的苦功,但沒有賠錢苦。

從2001年至今,台北股市個股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超過十萬張;
從2001年至今,台北股市個股的單日K棒超過三百萬日;

無論從財報或K線圖出發,都是硬功夫,如果沒有電腦作輔助,實證只是個相當精彩的概念,感謝前輩的傳承與科技的演進還有許多機緣巧合,讓筆者逐步解開踏入股市以來的諸多誤會,持續精進。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