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幣圖誌Bituzi - 挑戰市場規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漲跌推理系列‧加權指數(0-2)

$
0
0


相信2014.12.19的收盤結果讓許多投資人感到困惑,為什麼上市加權指數+120.89,換算%數約1.4%,持倉表現卻好像跌掉百點以上的盤面才會看到,這篇專欄嘗試解開讀者的困惑,原來這是台北股市行之有年的假象。

談到「加權指數」,第一個想到的是?

上市加權指數(1000)的周日線圖@2014.12.19


當投資人聽到加權指數的時候,第一個反應想到的就是上市加權指數,大部分投資人在評估持倉表現的時候,看的也是上市加權指數。

箭頭所指為2014.12.19(五)的上市加權指數的日線圖,開盤即反應周四美國道瓊上漲超過四百點,開高開過周三的陰高,買氣表現相當強,終場收高120.89點,算是近期比較有漲幅的一日,但收盤的時候,投資人通常會困惑:持倉怎麼了?為何表現有點糟糕,感覺好像大盤跌掉百點,絲毫歡樂不起來?

這時候讓我們來看看當日的上櫃加權。


上櫃加權指數(1002)的周日線圖@2014.12.19


箭頭所指是當日的上櫃加權指數,可以很明顯發現,上市和上櫃連漲跌都不同調。

上櫃加權指數周五收盤-1.41,換算%數超過1%,相較上市加權一個往返差快2.5%,有沒有感覺上櫃加權的表現和手中的持倉比較相近?原來並不是選股選的不好,而是整體盤面的中小型股在殺,而且還是拉權值股掩護中小型股在出貨。

上市、上櫃該怎麼綜合評估?

上市加權指數按定義是從上市股票編纂出來的指數,上櫃加權指數則是上櫃股票編纂出來的指數,表現的是不同市場的漲跌綜觀,這個觀念是理論、學術上的觀念,實務操作所體現的內涵卻完全不是這樣。

上市加權指數早就已經被幾支權值股占滿,十年前是台積電、聯電,現在是台積電、鴻海之類的權值股,當年甚至也有整體盤面綠油油,台積電、聯電拉到漲停可以扭轉上市加權指數由跌轉漲,將上市加權指數視為權值股的綜合表現,才符合實際現況。

上櫃加權指數的內容幾乎是中小型股,近年是因為有支高價股漢微科(3658)的出現,才使得上櫃加權指數有略微傾斜,如果我們問:拉哪支股票可以影響上市加權指數?投資人肯定可以馬上回答台積電、鴻海、台塑化...,同樣的問題問到上櫃加權指數,除漢微科(3658)以外,還真的很難馬上想到其他支重型股,因此將上櫃加權指數視為中小型股的取樣表現,才符合實際現況。

當理解前述的觀念後,投資人可以開始改變觀察整體盤面漲跌的依據。

如果操作的是台指期或是重型高價、權值股,參考上市加權指數是必要而有意義的,如果操作的是中小型股,強烈建議要比較重視上櫃加權指數的表現,因為這個指數所採樣的內容,和操作的標的屬性是比較接近的。

參考上櫃加權指數還有個好處:這個指數比較真實。

每個月只要逢台指期、摩台要結算,都會有拍咪阿在裡面攪和,搞的市場雞飛狗跳,反觀上櫃指數雖然也有期貨,但成交量卻少得可憐,以2014.12.19來說,當日成交量只有39口,請問:干擾上櫃加權指數有甚麼賺頭?沒有!因此它很真實。


回到買賣源點思考,從此不再人云亦云,拉權值股出中小型股也要投資人迷失於上市加權指數才能得逞,當投資人開始願意將眼光放在真實的交易成果,而不是指數作價的人工盤面,相信過往心中的許多困惑都能迎刃而解。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