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幣圖誌Bituzi - 挑戰市場規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幣圖誌之友,交易經歷真實分享(下)

$
0
0
物業管理 Saga

簡述自己的經驗:

其實涉略股票,從當兵的時候就開始了,至今十多年了,目前從事物業管理。當時是幫班長帶我,班長在玩、輔導長也在玩,我們比較熟就會跟著看,工作以後就是電子業,之前2000年的時候電子業有發股票,股票就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因為公司發給我們的利潤就直接換成股票,就會比較容易接觸這些東西、這些資訊同事什麼都有在看,就脫離不了我們的生活。等到交易比較頻繁,是從09年開始,比較有花多的時間去從事股票炒作,以前都是買了放著,類似這種方式,原本也沒有想太多,想要賺點零用錢,09年開始就比較serious一點,因為之前景氣還不錯嘛,公司給的也夠用,後來景氣差,公司收入已經不如在股市投入的快速,所以才會想要積極的轉到這方面來做比較嚴謹的操作,看看能不能獲利能夠增加。

主要操作的商品:

一開始是現股,後來是以期貨為主。一開始是自己接觸看書,營業員會幫我介紹一些他們業內同事阿,大概講一下盤勢或者是操作方式,可是都是很零散的,後來就是在網路上看到幣圖誌的網頁,一開始是看到金大的專欄,就是覺得寫得很不錯阿,後來有開課,就是覺得有些東西還是上課完整一點。

有時候就是明明當天這樣看是這樣,但隔天看又翻盤了,就覺得奇怪,這些外資法人的動作,影響很大,可是我們都看不懂,不知道他們在幹嘛,這些東西是不是有些徵兆可以看得出來,期交所會公布這些資料嘛,這些資料大家都看的到,就有覺得說想了解這些人到底在幹嘛,應該是看得出來,有機可循,卡大剛好對這部分有幫助,比如說最明顯的就是收盤結算前幾日,經典的例子可能去年有發生幾次,禮拜三要結算了,可是前一個禮拜都還是空單,突然間週一翻多囉,試想週三要結算,週一翻多,週二還加多,那很明顯他要做多結嘛,以前都不知道阿,傻傻的,等到收盤才知道,阿幹今天是做多收,阿早知道,我他媽我就不留空單了或跟著下就好了,等於說盤前就有個底了,不會說等到收完盤才是後解釋,前幾天都看的出跡象。

個股來說:像之前大立光最明顯不是暴漲,衝到一千,那為什麼會暴漲天天漲停,那一定是法人有看什麼阿,或者是有什麼消息,他進去,他狂買,他有就是看到大家要做多,那我們就不知道阿,我們就是他媽的漲了才知道阿,漲了又不敢追,那如果說你知道那個籌碼,或者是你去看他那個融資融券的變化、借券的狀況,或者是他有什麼交差套利就有可能有跡可循,這裡面有些手腳,不然的話這麼多股票不買為什麼要買這些,籌碼讓我更容易知道這些人在幹什麼,或者是有什麼動靜是我們可以比較早看到,就有出手的機會,不然的話我們都是等到漲完了再進去,進去買就被套阿,大立光你現在1000進去一定套的嘛,那人家800的時候已經開始買了阿。

交易過程中的挫折:

行情來了不曉得,大家都要閃了居然沒有閃掉,大家高點了獲利了結了你還抱著多單。

交易上的突破點:
其實上卡大的課程對我幫助很大的點在於,我找到可以,因為我們知道股票的東西一直在變化,一套工具或方法可能適用期不一定很長,有時候很長有時候很短,最明顯的就是前幾年買賣力道那東西很好用,然後在網路上,一開始都神神秘密的,大家都有在講,不過就講不完整,看買賣力道來操作多空嘛,後來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講開了,一開始都很準,還滿有用的,這幾年就發現就開始失效,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台股沒量,台股沒量以後很多散戶單,以前買賣力道有預知的功能,大概在拉30點之前,前五分鐘、十分鐘從那個就可以看出來,可能會突破,會噴或什麼,可是現在通常都是你看到都發生了,因為中間那個散戶的肉都被拿掉了。就變成說他變化更快了,適用期可長可短,那等於說我們一直要進步,卡大這邊我找到最大收獲是我方法可以自己產生,假設我學到一套分析方式,我可以用這個去衍伸出更多東西出來。

冤枉路,學了沒價值,無須去做的事情:
跟別人討論盤勢或是對未來漲跌的看法,以前會很想跟別人討論,看別人怎麼想,後來覺得很沒意義,因為你做單的方式跟別人做單的方式不一定一樣,看多看空不一定是你要做的盤,有些人習慣做空,他怎麼看都是空,那你跟他討論多空很沒意義,反而會受影響,他留意的的點都是空方點,你去跟他討論很好笑,這種東西對他是正確,對你不一定是正確。有可能讓你的操作更混亂,而且金融業有一個很不好的習慣就是,大家的分享都沒有很完整,就是對盤勢有自己的看法但是不確定,所以他不敢講清楚,所以說講一半,你又不曉得對不對,他怕講錯,不對不要講太白,不對了會砸招牌,會有點保留,通常都是不了解才去問,你發現這些答案模模糊糊,等到事情發生了,他對了就是對了,錯了也是沒錯,不過你就賠錢了,不過賠錢的是自己不是他,後來發現這種事情,要用自己的方法做交易,別人的看法當茶餘飯後看看就好,作單的當中我覺得我不看這些東西。

學習過程幫助最大的東西:
找到一個可以延伸的方法,比如說卡大這種統計學的方式,我利用這種方是我可以不僅統計期貨,還可以統計股票,選擇權也可以統計,就是這種東西有衍伸性啦,那如果我我今天要做美股或作港股等於說這工具也可以用,可能說每個地方國情不一樣或者股票性質不一樣那你做一些調整,可是他是可以被創造的,就是你不會說這個東西今天只能這樣用,明天台指出周結算期貨的時候,你容易不知道怎麼用,類似這樣。

交易想法補充:
資金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東西(笑)

補教老師 蘇先生

交易歷程:
真正開始交易是近兩年比較有在交易,之前就多多少少知道,沒有在作,第一是沒有資金、第二身邊沒有這種人,懵懵懂懂也不了解,近兩年手邊剛好有筆資金想要投資這樣,所以開始交易。白天作單,剩下的時間當補習班老師。

為什麼想要交易:
因為覺得上班賺錢太慢了,想要把錢放大,一開始是作權證,學生時代就有在買權證,因為金額很小,一張可能一兩千塊而已,最早的時候。現在作指數比較多,主要作台指選。周選之後,更有嘗試選擇權當沖的一些作法。

遇到的挫折:
龜苓膏吃過很多次,不管是權證或者選擇權都有時間的問題,有可能是看對的只是行情比想像的慢一天或兩天甚至一個禮拜才出現,常常看對但是賠錢,這是最大的挫折,會懷疑自己的看法是對還錯,我自己都作買方比較多,不作賣方的。

最大的突破:
我最大的突破在於比較有風險的觀念,行情有可能有時間上的遞延,或許方向是對的,但是時間跟我們想像不一樣,選擇權有結算的問題,有時間的問題。只要有風險的觀念,把握度不高時,我會選擇往後買下一個月的合約,避免歸零的問題,有時候會有結算的問題,不需要這樣硬拼。

學習上的冤枉路:
所有東西都有用,但是只是自己會不會用跟是不適合自己,因為很多東西不試,你不知道對你有沒有用,就像愛迪生一樣,失敗很多次,發現一個不可以用的,發現一個可以用的,那也是ok,看你用什麼角度去想。

學習上最大的收穫:
我自己主要是看形態跟量價,均線跟籌碼也會看,我比較相信形態跟籌碼,這兩點學會對我自己操作幫助最大。

台股三國志對於交易生涯上的定位:
我剛講籌碼很重要,很多時候會覺得說外資到底是買到什麼程度,後面覺得是很強的訊號,是三千口、五千口還是一萬口,在課程中學會到量化的技巧,是一種相對的概念,外資買三十億跟百億是哪個比較強,其實不一定,要看跟什麼比較才是關鍵。以前只會看外資買五十億買很多、三十億買很少,其實是不一定。讓我對籌碼的判斷更精準。我交易的三項工具:形態、量價、籌碼,三者是缺一不可的。那時候看到卡大的發現一樣的消息數據,卡大的解釋就是不一樣有獨到之處就會好奇他到底是怎麼想到的。以前只看外資買賣超那些,那些一定是不夠,上完卡大課程之後會開始看到很多面向,權值股的方向與大額交易人的方向的敏感度也能抓到參考。一些K棒強弱的量化技巧,感覺就是不太一樣。對於後續的走勢也會有一些影響。像這一波上漲,很多地方你回去看就有這個東西。上完課後對於後續行情的印證我覺得有幫助。卡大會引導你思考,從常看的數據上去量化它。這對我來說很重要,當我有發現這些細微的方向後,作單方向有變得比較正確。勝率的確也有提高,卡大很在意勝率高低,這跟資金出手大小也有關係。這是課程中很強調的東西。這裡就帶入風控的概念,不容易吃龜苓膏掛掉。

延伸閱讀:台股三國志─霸者養成計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