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幣圖誌Bituzi - 挑戰市場規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查詢解讀外資期權籌碼資料 (基礎篇)

$
0
0

新手看價,老手看量,高手看籌碼。

許多"高手朋友"每天都會觀察所謂的籌碼,尤其是三大法人在期貨與選擇權的進出。許多網站也都會幫投資朋友整理相關數據,幣圖誌也是。下面是幣圖誌每天的台股日報,記錄著所謂關鍵大戶每天的進出情形。

基本上這些Data,都可從台灣期貨交易所取得。資料人人可抓,但可不是人人都會解讀。到底外資每天的進出,是否隱含著某種意義,這是我們想要探討的。我們以2014.08.08為例,解說台股日報的各種數據意義。

首先,在這天三大法人現貨的進出情形入下:


期貨買賣情形如下:


一定有讀者好奇,這些資料是期交所哪裡抓的,具有怎樣的意義? 首先查詢期貨每日資料,我們到訪期貨交易所網站:

首頁 => 交易資訊 => 三大法人 => 查詢 => 區分各期貨契約 => 依日期


選擇日期 "2014/08/08",契約選擇 "臺股期貨",按下送出查詢。

注意到臺股期貨是指大臺,不包含小型臺股期貨。2014.08.08 三大法人臺股期貨的交易情形如下:


首先,是否有看到外資多空淨額為-7101口,自營商多空淨額為4274口。這便是台股日報裡提供的數據。

解讀2014.08.08這份表格。表格分為左半部與右半部。左半部為交易口數與契約金額,右半部為未平倉餘額。我們先討論外資的交易,所以請讀者把視線放在表格的第三列 (外資)。

臺股期貨交易口數與契約金額

外資在這一天共成交27374口多單、22721口空單。將這兩個數字相減,外資今天相當於淨買了4653口多單。

而買進多單,是用多少成本買的,期交所很"佛心來的"也幫你計算好了,這就是契約金額。

外資在多單的契約金額為4,950,7084,000 (495億708萬4千元),除上多單交易口數 (27374口),平均的契約金額約為每口1,808,544元 (180萬8544元)。

以期貨契約乘數每點200元計算,相當於9042.72點,這就是外資今天多單的平均成本。

同樣方法計算外資空單的平均成本為,約為9041.81點,多單與空單建倉成本只相差1點不到。

因此,多空綜合算一算,外資今天相當於買了4653口多單在9041點。而台股期貨收盤為9090點,今天交易的4653口多單的未實現損益賺了49點。

    臺股期貨未平倉餘額

    再來看表格右半部的未平倉餘額,外資今天多單未平倉量為42366口,多單未平倉契約金額為76,969,117,000(769億6911萬7千元),多單未平倉成本相當於

    76,969,117,000/(42366*200) = 9083.83

    外資空單未平倉量為49,467口,空單未平倉契約金額為89,855,102,000(898億5510萬2千元),空單未平倉成本相當於9082點,也是幾乎等同於多單的未平倉成本。

    如此一來,未平倉口數與契約金額就很重要了。目前未平倉淨額口數為-7101口,平均成本在9082點,台股期貨為9090點,也就是外資目前是小虧8點的狀態。

    臺指選擇權未平倉分析

    選擇權未平倉的查詢,在期貨交易所網站: 首頁 => 交易資訊 => 三大法人 => 查詢 => 區分各選擇權契約 => 依日期

    選定日期,選定台指選擇權,按下查詢,可得下畫面。


    我們依然只分析外資的部位,右半部的未平倉餘額,外資多方口數為233627口,契約金額為1,068,932,000元(10億6893萬2千元)。

    選擇權資訊較不透明,期交所只公布多方口數與契約金額,這裡所謂的多方,是指 "買進買權"、"賣出賣權"。至於是買進哪一檔買權賣權? 哪個履約價? 哪個結算日? 很抱歉,佛心來的期交所也沒有公佈。事實上,期交所當然有資料,只是沒有公佈而已!

    我們也可查詢 "選擇權買賣權分計",在期貨交易所網站: 首頁 => 交易資訊 => 三大法人 => 查詢 => 選擇權買權賣權分計 => 依日期


    外資在買權的未平倉淨額為82651口,契約金額為491,753,000(4億9175萬3千元),換算下來大約每口點數為119點。 (淨額 / (口數*契約乘數(50元/點)))

    下圖為2014.08.08收盤後選擇權的報價:


    由於9000CALL為126點,9100CALL為66點,並沒有119點的CALL可以買。所以我們用比例分配的方式,假設買進9000CALL為比例x%,買進9100CALL為比例 1-x%,所以

    x%*126 + (1-x%)*66 = 119,可推得 x=88.3,

    外資一共有82651口買進買權,將此部位想像成買進88.3%的9000CALL,買進11.7%的9100CALL。

    也就是買進達82651*88.3% = 72980口9000CALL,與買進156284*11.7% = 9671口9100CALL。

    同樣方式,外資在PUT的未平倉淨額175658口,契約金額為655,156,000(6億5515萬6千元),換算下來大約每口點數為75點,幾乎等同於 9100PUT的74點。因此我們假設外資相當於買進 175658口 9100PUT。

    未平倉損益分佈才是重點

    總結來說,外資淨空單7101口;選擇權方面(根據我們的估計方式雖未精確但或許可用),

    CALL: 買進 72980口的 9000CALL@126點;買進9671口的9100CALL@65點。

    PUT: 買進 直175658口的 9100PUT@74點

    放空期貨看空、買進買權看多、買進賣權看空,為何外資忽多忽空?

    有人會說,阿!賣出買權跟買進賣權應該是為了避險期貨。

    某種程度上牧清華同意,市場上與電視上的老師也都是這麼說。只是,有時候並不是表面上想的那麼單純。 別以為選擇權的部分一定是避險,更別以為期貨的部分一定是避現貨的險。難道,

     避 險 的 錢 就 不 是 錢 嗎?

    這其實是牧清華最不能理解的。有時也許是為了策略上的考量,有時也許是為了某種計算出來的統計分部佈局。但回到最真實的目的,不就都是為了要賺錢嗎?

    所以我們應該從從未平倉量相對於漲跌所帶來的損益進行分析,只有這樣才最實際!

    這裡我們以永豐的e-Leader軟體提供的"卡有權"為例,並且拿2014.08.08收盤的未平倉部位當作案例。



    由上圖可看出外資圖的絕不是守在9000點的位置,而9000點正是2014.08.08(五)曾經來到的價位。

    當然這樣的估計是粗糙再粗糙的估計,有幾點如下:

    1. 外資手上的部位絕不只有價平附近兩檔履約價選擇權而已,而是各個履約價都有部位,未平倉口數皆不同,而期交所接露的只有 多空方未平倉量、多空方未平倉契約金額、買賣權交易未平倉量、買賣權交易未平倉金額,不同到期日的選擇權也只有週選跟近月而已。另外,期貨的部位也無法得知近月遠月的比例。

    2. 即使精確掌握外資在期貨與選擇權的所有部位,還須搭配外資在台股現貨的布局。正如仿間老師所說,期權部位是為了避險、套利、單純賭一把獲利,不得而知。

    3. 新加坡還有一個大市場,摩台期貨。外資的摩臺部位足以撼動每天的損益。新加坡可不像臺灣期交所這麼佛心,幾乎只知道有多少未平倉量。關於摩台的介紹,可參考卡方斯以前的大作。

    我們也可以用類似方法估計自營商、投信、十大交易人的未平倉量布局。這些公佈的Data,你會怎麼運用,好獲取最真實的資訊,就看各位投資朋友的解讀與分析功力了。

    星期二;一天一錠,效果一定,歡迎訂閱「幣圖誌Bituzi電子報」

    資料拿的都一樣,解讀卻會大不同,這就是資料科學家的價值所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