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幣圖誌Bituzi - 挑戰市場規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理財‧操作,上班族專題:談投資人屬性

$
0
0


投資人的屬性與買賣交易所用的方法能否產生共鳴,這是賺市場的關鍵,如果從生活周遭來探討這個問題,讀者將會發現這句話很常聽見:「都是因為不能盯盤所以才會輸錢」,事實上,如果投資人願意思考自己的屬性,認識自己的限制,即使盯盤時間受到相當壓縮,只要研究、發展交易法的方向正確,賺市場依然不成問題。

從盯盤時間長短的頻譜認識投資人屬性

台北股市的開盤時間是早上九點,收盤時間是下午一點半,合計4.5小時,全職交易的盯盤時間為盯滿4.5小時,白天有工作要忙,有會要開的投資人,隨著內容的繁忙程度不同,能夠用來盯盤的時間也是差異很大,極端值當然是完全無法盯盤。

認識自己落在盯盤時間頻譜的哪個區塊後,接下來就要比對運用的交易法,需要多少時間盯盤,這裡面存在短板效應,意思是,混搭運用的各式交易法,請以最長需要的盯盤時間做為探討點,譬如單純使用基本面在進出的,那盯盤時間就是接近零,如果同時又搭配技術分析選進出場點,那需要的盯盤時間可能會驟升。

如果正在運用的交易法是透過學習建立的,那就看學習對象是否有傳授關於這個環節的答案,如果沒有特別提,答案沒意外就是全程盯盤,因為能教的通常都是全職的,這個藏在細節裡的魔鬼,往往是勤奮學習、博覽群書的投資人依然賺不到市場的主要因素!所學即使為對,由於受到環境的限制,學卻無法致用,結果自然還是賠錢。

當能用來盯盤的時間越短,屬性越接近理財;
當能用來盯盤的時間越長,屬性越接近操作。

從外來收入多寡的頻譜認識投資人屬性

當投資人從盯盤時間認識自己的屬性偏向後,最容易犯傻的,就是魯莽決定離開職場開始全職交易的人生,全職交易者在外人的眼中看起來像貴族,實際上卻需承受相當程度的心理壓力,對於完全沒有外來收入的全職交易者來說,每筆開銷都視同虧損,倘若資本不夠雄厚,當盤面清淡,個股沒有搞頭的時候,那痛苦是經歷過才知道。

擴充資本厚度與提升外來收入都有助於強化投資人的心理素質,即使是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每個月也都有保險費入帳,看似不用工作的股市大戶,每個月多少還是會有房租、店租可收,基金操盤手每個月也有固定薪資可支領,離職不是選項,轉職可以考慮,斷開收入只是從狼坑跳入虎穴,平衡時間運用才是最有智慧的方案。

學習、研究、發展適性的交易法

筆者從幾年前認知到這個普遍市場投資人遭遇的困境後,嘗試著將全職交易需要盯滿時間的交易法,調整到適合上班族運用,點放式盯盤的交易法,能夠成就此交易法的重要基石,在於日盛證券的條件單還有許久券商軟體都有提供的到價提示,當然源點還是要能理解圖意,掌握關鍵點位,才有辦法設定有效率的觸發價和提示價。

曾經有學員問過筆者下面這個問題:「到底是選股重要,還是操作重要?」

這個問題經過時間輾轉,已經逐漸形成標準答案了,當操作屬性越偏向理財的時候,選股就會越重要也越耗時,但進場後的動作相反越容易,最極致的答案莫過於巴菲特的價值投資,買進然後持有,所有的功幾乎都是在進場前要投入的。

當屬性越偏向操作本質的時候,商品選擇就越簡單,所有的耗神都發生在盯盤流程,通常這類屬性的投資人不會跑來做股票,最常見的答案就是選定幾個特定的期貨商品然後進場廝殺,事實上,選股耗時、操作耗神,也是認知買賣交易的重要維度。

投資人如果能認知自己的屬性與受到的各種限制,檢視所學、所用的交易法的屬性與偏向,感受自己對買賣交易成果的期待,當三者能夠和諧共鳴,自然能得到賺市場的喜悅與自我實現的成就感!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