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收是財務相關資訊中,相對韻律較快的,可惜解讀多半僅著眼於成長、衰退,
著實有點可惜,接下來將從實務操作的角度,解讀營收更深層的內涵。
營收的本質
營收從本質上思考,反應的是企業體參與經濟活動的強度,建立在營利的基礎上,正常來說,營收成長表達活動力提昇,合理期待可以反應到盈餘的提升上,
只是這個期待是有簡單的前提假設為基礎的,回歸最原始、最單純的模型,如果:
1. 毛利率是正的;
2. 毛利率不因營收成長而大幅下降;
3. 管銷費用不因營收成長而大幅上升;
那可以合理期待營收成長確實能反應到盈餘提升上,而毛利率是正的最重要,
倘若毛利率是負的,連營利基礎都沒有,營收成長要反應到盈餘是不合邏輯的,
譬如說:璨圓(3061),目前的毛利率是-20.68%,營收是否成長已經不重要,
因為公司的毛利率是負的,意思是,產品銷售是賠本在賣,盈餘如何提升?
而賠錢還得賣的原因,通常是公司要套現,不然存貨放著只會更沒價值而已。
隨著營收成長,毛利率是有可能下滑的,在其它條件不變的前提假設下,
只要兩者相乘在成長後仍大於成長前,盈餘合理將增加,在正常狀態底下,
若賣100單位可以賺300萬,賣110單位可以賺320萬,多賣多賺是符合邏輯思緒,
若賣100單位可以賺300萬,賣110單位卻只賺280萬,多的10單位寧可拿去填海,
賣越多卻賺越少,通常不會這麼作,除非是策略性打壓對手,逼對手退出市場,
著眼於未來的利潤,才有可能衝量砍毛利佔市場,這是市場主導者常用的策略。
若公司衝營收是因為在行銷上非常下功夫,那多賺的也許不夠管銷費用的增加,
但這部份相關資訊是不會隨著營收同步公佈,所以從實務角度來談,猜也沒用,
只能從公司過往的營業費用變化作推估,回歸公司治理的本質來探討。
營收與盈餘是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性,但實務操作談的是營收與漲跌間的關係,
這關係因為牽涉到投資人對未來預期的展望,如果沒有正確觀念處理營收資訊,
有時候,真的會讓投資人產生丈二金剛摸不著腦袋的疑惑,須回歸漲跌本質,
認知反應到漲跌上的,不是實質盈餘的增減,相反是投資人對未來期待的改變。
月對月(MOM)與年對年(YOY)
普遍在比較營收成長、衰退有兩種比法,分別是月對月(MOM)與年對年(YOY),月對月指的是這個月有沒有比上個月成長,年對年則是拿今年與去年同期作比較,
台北股市有個特性,每年的農曆年是落在一月或二月,年年都不盡相同,
但結果常會有二月對一月營收衰退的情形,這只是工作日減少所造成的。
許多特殊產業是沒有辦法簡單從營收推算盈餘的,譬如說:營建業、設備業,
這些行業因為行業特性與入帳時點的問題,營收高低起伏本身參考價值低,
倘若不瞭解推演的根本假設,亂套用受傷只是剛好而已,這點要特別注意。
有些行業有明顯的淡旺季,從歷史營收的高低起伏可以觀察的出來,
套用營收的思維須從年對年的增減思考,這是比較合邏輯的比較方法,
如果沒有明顯的淡旺季,通常還是以年對年為主,月對月為輔來思考較合理。
真正成長中的股票,確實會產生連續月對月的成長,但這種股票不多見,
比較常見的還是連續幾個月年對年成長,成長中的股對投資人相當有吸引力,
但要掌握精緻的買點,仍須以圖意為主,輔以營收消息的觸發,效果會更好。
從營收到盈餘
回歸最原始的模型,斷開複雜的假設,該如何運用營收資料設計策略呢?接下來的篇幅將著重於實戰的推演,舉去年上半年的F-貿聯(3665)為例。
F-貿聯(3665)於2013年度1月至6月營收資料
102 年 度 | ||
月 | 營 收 | 年增率 |
1 | 504,218 | 18.77% |
2 | 478,521 | 19.13% |
3 | 526,984 | 1.26% |
4 | 613,023 | 36.71% |
5 | 639,767 | 23.29% |
6 | 598,928 | 23.52% |
回到去年七月公佈六月營收的時候,可以取得前述數字與13Q1EPS為1.30元,
一月至三月累計是1,509,723,四至六月累計是1,851,718,換算成長22.65%,
查13Q1的盈餘主要來自於業內,等比例簡單估算13Q2EPS為1.59元。
理論上固定成本不會隨營收成長等比例上升,前述已經是相當保守估計的數字,
事實上,最後公佈的數字,13Q2EPS為2.26元,較估計值高出42%,若翻閱財報,
可以發現原來是毛利率從27.57%提升至30.34%,營收成長,毛利率也跟著成長,
而營業費用從2.64億上升到3.10億,換算%數為17.42%,低於營收成長的比例,
其它科目的影響不算大,所以最後結果較估計值高,符合原先是低估的預期。
F-貿聯(3665)@20130708日線圖

當時六月營收是在2013.07.05(五)收盤後公佈,周一開高走高,一路不回頭。
可以想見當13Q2盈餘公佈的時候,投資人會因為盈餘成長而進場買進,
事實上,13Q2的盈餘數字,是在消息公佈的一個半月前就能推估出來的,
雖然保守,但是方向正確,而且市場的影響者認同,並未逢高倒出手中持股,
從營收簡單推算盈餘,搭配預言的自我實現,提防陷阱,這是實務操作的重點。
預期的展望是關鍵
禾瑞亞(3556)@20130910日線圖
新聞:2013/09/06 16:45 禾瑞亞8月業績 歷史新高
觸控晶片廠禾瑞亞8月在觸控筆記型電腦客戶需求強勁帶動下,合併營收攀高至新台幣2.05億元,月增26.2%,並連續2個月創歷史新高。
這個消息是在周五收盤後公佈的,次交易日開盤直接開漲停,一價到頂沒開過,
表明市場對禾瑞亞營收創歷史新高持正面看法,但盤中卻出現下面這則新聞:
新聞:2013/09/09 11:10:37 市場雜音大 禾瑞亞Q4待觀察
觸控晶片廠禾瑞亞(3556)第3季業績可望創下歷史新高,第4季因市場雜音大,業績能否持續攀高,有待進一步觀察。
消息在盤中公佈,但股價沒有反應,持續鎖漲停直到收盤,次日仍能跳空開高,
延續前一日漲停的強勢買氣,可惜流程間跌破平盤,表示昨天想買的都買到了,
接著兩日價位持續下跌,甚至跌破好消息公佈前的最後收盤價,這時要有警覺,
好消息公佈後的成交價低於好消息公佈前,請問:這好消息還算好消息嗎?
實務操作過程所遭遇的問題,絕對不如平時的邏輯理論推演這麼簡單,
前述這個真實的歷史事件反應消息剛公佈的市場反應,營收成長確實影響漲跌,
可惜影響的時間相當短暫,主勢者對未來展望不佳,動作是逢高出脫持股,
而事實也證明這些有實力的影響者是對的,九月營收相對於八月是腰斬。
新聞:2013/10/04 17:40 禾瑞亞9月減48% Q3新高
觸控晶片廠禾瑞亞(3556)9月合併營收新台幣1.07億元,月減近48%;不過,整體第3季業績如預期創歷史新高。
營收成長、衰退與漲跌間的關係,說起來好笑,有時候是預言的自我實現,
投資人看到營收成長,聯想營收成長會往漲邊影響股價,於是進場買進,
越多人這麼想,就有越多資金追逐股票,結果股價真的漲了,這是股市的邏輯。
從這個角度出發,有個秘訣可以分享給大家:
Tips:看待事件的正確方式,往往不是自己怎麼看,而是跳脫出來看大家會怎麼看,從而設計交易策略進場捕捉利潤,結果往往比自己橫衝直撞強許多。
實務中的營收衰退
營收衰退的普遍認知是利空,但最後是要漲還是要跌,仍須回歸市場決定,有時候利空該跌不跌,可以從基本面找到利空不跌的原因,譬如說下面這個例:
【公告】F-立凱 2014年1月合併營收4709.5萬元 年增-13.34%
這是2014.02.10下午公佈的新聞,次日甚至開高,收盤收跌1.2%,
2014.02.11開小低走高,收盤收高0.1%,然後在2014.02.12出現下面這則新聞:
F-立凱元月業績不淡 中國推廣新能源車 市場需求增溫
電動巴士系統龍頭F-立凱(5227-TW)元月在公司銷貨退回準備估列比例影響下,合併營收4700萬,月減16%、年減13%,若排除銷貨退回此項變動,則年增近40%,淡季不淡;隨著中國增加新能源汽車推廣示範城市名單,加上確定補貼款撥放時點,市場需求增溫,法人估計立凱營運將季季旺。
新聞發佈時間是晚上,當日早上以+1.8%作收,流程間最高來到+4.7%,
利空影響早已消散,而新聞內容嘗試指出利空不跌的原因。
當投資人遇到大腦難以接受的事件反應的時候,非常喜歡找原因來解釋,
但有的時候,就是遍尋無解,實際上,圖意可能早已表明市場影響者操作的方向。
優群(3217)@20140212日線圖

新聞:2014-02-10 16:14:53 優群科技1月營收1.13億元年減52.87%
營收壞消息公佈的次日,開小低作交代,爾後引進買氣推升價位,最後結果收小漲,
2014.02.12甚至開高走高挑戰前轉折高,壞消息只有影響次日開盤就出盡了。
圖意展現從13.75至14.80作整理,低到高從01.14至01.16僅需三個交易日,
高到低從01.16至02.05共九個交易日,再低到高從02.05至02.07又是三個交易日,
測試14.80的轉折高卻跌不下,這個空間整理明顯可以感受漲快跌緩,
壞消息公佈卻跌不下,不是走出來才知道,而是公佈前就知道主勢者作的方向,
即使是現在仍遍尋不著基本面要的解釋,但圖意早就已經把答案呈現出來了。
營收與漲跌的橋梁是投資人對未來預期展望的變化,預期的自我實現是實務重點,
買賣氣展現於圖表,若能俱備解圖的能力,將更能掌握營收對未來漲跌勢的影響,
本篇專欄內容呼應先前談到的圖意基礎觀念,讀者有興趣可以複習:
交易三角錐頂部曲 - 圖意 - 站上漲跌整理的制高點 。
買賣氣展現於圖表,若能俱備解圖的能力,將更能掌握營收對未來漲跌勢的影響,
本篇專欄內容呼應先前談到的圖意基礎觀念,讀者有興趣可以複習:
交易三角錐頂部曲 - 圖意 - 站上漲跌整理的制高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