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盤與不盯盤
買賣股票的交易法,可從是否需要盯盤作出簡單區分,通常主題賺差價的交易法需要盯盤,主題賺股利的交易法不需盯盤,前者進場往往需要設定價位型倒線,後者進場則是從源頭的資金投入控制風險,這是兩者最大的差異。巴菲特進場買進IBM後,最深經歷將近30%的跌幅,有停損嗎?巴菲特近年最經典的停損案例,當屬當年投資的全美最大地圖製造業者,後來因谷歌崛起,導致該公司失去競爭力而執行停損,這是從價值的角度停損,絕非價位的角度。
如果不想影響正常睡眠時間,台灣的股票操作者如果要盯盤,只能選擇同經度的日本、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其中當屬日本最適合,主要原因是日本與台灣的時差僅一小時,交易成本超低,而且放空機制相對自由,適合作為主空戰場。
即使涉足前述四個國家,仍然只有亞洲、大洋洲,完全稱不上全球,因此,需要盯盤的交易法受限於居住地的經度,無法實現涉獵全球的目標,從而理解不需要盯盤的股票交易法,才能真正涉獵全球,換句話說,真正的投資才能實現目標。
國際級券商
涉獵全球尚有另個巨大的阻礙,如果每涉足一個國家就要開一個證券戶,著實是非常不理想,但如果有個券商能讓我們同時對不同國家下單,整件事情就會變得簡單許多,這份需求在網路世代得到解決方案:Interactive Brokers。這家國際級券商有在美國上市,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查找相關資料,透過該券商可下單的國家,可參考該券商的Product Listings,上個世紀需要法人等級才能實現的全球投資,現在是一般自然人也能實現,這都要感謝網路讓世界變平了。
美國有幾個交易所?美股有多少檔?由於美國是複數交易所,前面這兩個問題並不容易回答,參考上面那個清單超連結,可用爬蟲爬資料並計算得到美國目前有17個交易所,約1萬6仟檔股票,這還只是美股,全球股票的數量更為驚人。
或許會有讀者覺得美股已經這麼龐大,在美股尋找投資機會即可,何必那麼辛苦還要涉獵全球?讓我們考慮下面兩個事實:
1. 道瓊現在正在創歷史高;
2. 投資首要尋找價值低估,具備安全邊際的股票;
有沒有感覺這兩個事實放在一起是那麼的違和?想要賺漲跌差價有賺漲跌差價的方法,但這顯然不是筆者前面談到的投資方法,即使是想買所謂具備強大護城河的偉大企業,除非美股從此不再崩盤,不然是不是等指數腰斬後再來買會更好?
公開資訊‧平凡中實現不平凡
追逐內線、聽信明牌的股市參與者是無法涉獵全球的,主要原因自然是涉獵全球股票,操作者能夠取得的只有各國的公開資訊:價位、財報、新聞,其它的內部資訊通通歸零,唯有能在平凡中實現不平凡的交易法,可以跨越國界尋找機會。既然談的主要是投資領域,財務資訊自然是必備,但這幾乎可以肯定是不夠的,散戶在股票市場尋找優質物件,不可能拔頭籌、搶頭香,倘若真的是優質物件,絕對有資訊領先者已經進場,這個事實在台北股市適用,全球難道可以不適用?
並不是台北股市才有資訊領先者,若定義內線是所謂的「未公開資訊」,請問:法人派出研究團隊拜訪公司的時候,取得的資訊難道是已經公開的資訊嗎?這是每天在我們眼前上演的戲碼,現今時空,全世界哪個國家沒有這種東西?
無論資訊領先者是用甚麼方式取得這些資訊,想要從中獲取利潤,肯定還是得進股票市場交易,這些交易行為會忠實地記錄在價位資訊裡面,而解讀價位資訊的神器當屬K線圖,進而理解K線圖是散戶買賣股票不可或缺的工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