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幣圖誌Bituzi - 挑戰市場規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無感的萬點!您還在看上市加權指數嗎?

$
0
0


台股在2015.04.27(一)的盤中成功挑戰萬點,次日高價再創高,可惜最後收盤皆未能收高於萬點大關,原本萬點重現應伴隨著的歡欣鼓舞並未出現,相反市場買賣氣呈現相對清淡,2007年的氛圍都比現在熱絡太多,到底問題出在哪兒?

扭曲的上市加權指數

筆者在專欄提到關於加權指數的文章有下面兩篇可供參考:
大立光刷新台股歷史高價的啟示
漲跌推理系列‧加權指數(0-2)

上市加權指數在大立光突破台股歷史天價的時候,其實已經在暗示有意上來挑戰歷史高點12682,目前的萬點只是階段性的里程碑,但就在前陣子上市加權指數挑戰萬點的關口時,普遍市場參與者都有感受到市場氛圍的違和感。

明明上市加權指數已經創2007年留下的高點,為什麼市場還是這麼清淡?此時參與台股的操作者,無論是想作差價或想賺股利,都應認真思考這個問題:上市加權指數對操作股票到底有甚麼意義?

編纂指數的目的

如果將思緒推回最原始的虛無,請問:編纂指數的目的是甚麼?

編纂指數的目的,簡單的講,想藉由簡單的數據呈現,反應整體市場總的變化;當看到S&P500跌2%,合理期待S&P的成分股大部份在跌,編纂指數的目的,是不是應該要這麼單純?回頭檢視台股,其實早已不是那麼單純。

現在台北股市只剩上櫃加權指數是片淨土,或許有讀者會想,自己買的股票並非上櫃股,觀上櫃加權指數有甚麼意義?關於這點,在下的回答很簡單,S&P500雖然已經包含500支股票,但在美國所有公開交易的股票支數何止500支,難道持股不在這500支裡面,就不用關注S&P500指數的漲跌?

當指數能夠充分反應市場氛圍,觀察這個指數才有意義。

其實沒有違和感

來看看下面幾個數據:

月份高價上市加權指數上櫃加權指數
2007.079807.91238.35
2007.109859.65199.96
2008.059309.95164.15
2011.029220.69147.56
2014.079593.68155.42
2015.0410014.28146.95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到,當上市加權指數突破2007年十月的高價時,上櫃加權指數連2008年五月的高價都還碰不到,離2007年高點還有好大段路,有否再次感受上櫃加權指數比較能反應實況?從上櫃加權指數來看,其實沒有違和感。

該怎麼應對這個假貨

最近台灣的黑心食品很多,從地溝油到工業原料實在是族繁不及備載,面對不能忠實反應市場現況的指數,跟面對黑心食品是用相同的方法,拒絕接受該指數的荼毒,轉向參考指數世界的義美--上櫃加權指數,直到假貨不再假為止。

操作台指期或權值股的操作者會比較辛苦,每個月月中有台指期結算,月底又有摩台要結算,綜觀國際期貨市場,還真的找不到這種月月結算還只有近月熱絡的商品,每次結算都有特定買賣盤作價,這麼明顯在影響股價,金管會不管管嗎?

如果這時候腦海浮現的思緒是「想太多」,那就真的要自求多福。

上櫃加權指數近年來還是有開始比較失真,主要是股后漢微科(3658)落在上櫃,單支股票對上櫃加權指數的影響約5.6%,目前的第二名是世界(5348),對指數的影響僅2.7%,雖然上櫃指數有受漢微科影響,但相對上市還是較有參考性。

學程資訊

筆者預定在05.17(日)開課,報名網址:http://goo.gl/e13r52

由於教室座位有限,扣除舊學員介紹進來的新學員、開放給舊學員複習的座位,席次不多,請有興趣的讀者,務必把握機會,錯過可惜。

分享一點心路歷程。筆者開始接觸這門技術的時點是踏入股市將近四年的時候,當時有個很深的覺悟,知道只靠自己沒有方法論的前進,想贏市場是相當困難,因緣際會認識筆者的師傅,因此當年歸零學習對筆者並不是難事。

經過多年鍛鍊,直到2011年九月,朋友邀請筆者開班授課,晃眼竟然已經三個年頭,期間引領多位學員開始贏市場,有感於上班族朋友有心學習卻時間不足的現況,特別針對上班族朋友會遭遇的學習障礙設計教學方式,成效不錯,為保障教學品質與學習環境的舒適度,導致席次有限,敬請見諒、把握。

上櫃加權指數是台北股市指數世界的義美,善加運用可保安康。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