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幣圖誌Bituzi - 挑戰市場規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參與金融市場需瞭解的三個硬道理

$
0
0


參與金融市場買賣交易,有三個絕對重要的硬道理,認識這三個硬道理能讓漲跌賺賠的迷惘消失,輕忽這三個硬道理則有可能讓自己陷於流沙而無法自拔,到底是哪三個硬道理這麼重要?讓我們看下去。

股票市場反應的是未來而不是過去

股票市場買賣交易,價位漲跌反應的是未來而不是過去。為什麼股票市場有時候會像瘋子一樣,看到壞消息笑,看到好消息哭?甚至在反應短暫的利多後,價位從此沒有高點?反應短暫的利空後,價位直奔歷史新高?這個硬道理就是答案。

沒有時間序列的財務報表形同廢物。

為什麼有時候公司公佈財報虧損,明明是個利空,市場反應卻是有熱絡的買盤?有可能是虧損縮小,本業出現轉機。為什麼有時候公司公佈營收成長,明明是個利多,市場反應卻是賣壓出籠?有可能是營運高峰已到,知情人士趁利多出貨。

嘗試將眼光放遠,接受真實買賣交易結果,資訊領先者往往也是擁有資金、股票的主勢者,迷失於過去、衝動於當下,自然看不清楚未來的發展,順趨勢作買賣是根本,利多不漲、利空不跌有時候是趨勢轉變的徵兆,難道主勢者不看新聞?

推薦目前市場上整理最好的資訊網站:Goodinfo!台灣股市資訊網

靠好運賺到的利潤最後總是會賠掉

買賣交易絕對是需要運氣的,但絕對不能只靠運氣,操作者最容易陷入的迷思,莫過於賺錢就是實力好,賠錢就是運氣差,錯判運氣與實力的比重,如果舉麻將為例,實力是展現在斷牌漂亮不放槍,自摸就不好意思肯定有相當的運氣成分。

台北股市從2009年至今原則就是個上漲的走勢,在這過程作多賺錢其實沒甚麼好奇怪的,在未來的日子,肯定也會出現類似2008年的崩盤,惟有經過崩盤的洗禮,才會知道這段時間以來累積的利潤,到底有多少是運氣,有多少是實力。

這邊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感受運氣成分比重,假設運用方法A在某個時空內累積利潤,只要持續運用方法A,在接下來的時空將利潤輸掉一半,請務必要有警覺先前賺到的可能只是運氣好,暫時停止運用方法A,釐清思緒尋找證據再出發,假使真的只是運氣好賺到,至少可以留下一半的利潤,不然結果沒意外是倒賠。

資金控制才是能否留下利潤的關鍵

能不能賺是靠技術,賺快賺大是靠技巧,賺的能否留下則是靠資金控制。

買賣交易最重要的觀念是沒有漲跌論,任何交易行為都伴隨著虧損作結的可能,無論前面累積多少利潤,ㄧ次災難性的失控或意外,就有可能讓本金歸零甚至還進入負債狀態,失控是人禍,意外是天災,風險的衡量永遠優先於利潤的預期,參與金融市場買賣交易,缺乏這個有意識的控制,過程中的利潤都是過眼雲煙。

失控來自於讓倉位暴露於砍不出來的虧損中,所有的失控皆起源於超過承受力的虧損,再來就是不願認賠的攤平,最終結果最好的就是輸到離開市場,如果還有動用槓桿交易,等著的就是斷頭加負債。因為意外破產倒沒意外都是心存僥倖。

學程資訊

筆者預定在05.17(日)開課,報名網址:http://goo.gl/e13r52

由於教室座位有限,扣除舊學員介紹進來的新學員、開放給舊學員複習的座位,席次不多,請有興趣的讀者,務必把握機會,錯過可惜。

分享一點心路歷程。筆者開始接觸這門技術的時點是踏入股市將近四年的時候,當時有個很深的覺悟,知道只靠自己沒有方法論的前進,想贏市場是相當困難,因緣際會認識筆者的師傅,因此當年歸零學習對筆者並不是難事。

經過多年鍛鍊,直到2011年九月,朋友邀請筆者開班授課,晃眼竟然已經三個年頭,期間引領多位學員開始贏市場,有感於上班族朋友有心學習卻時間不足的現況,特別針對上班族朋友會遭遇的學習障礙設計教學方式,成效不錯,為保障教學品質與學習環境的舒適度,導致席次有限,敬請見諒、把握。

資訊領先者的買賣交易行為會在圖表上留下軌跡,藉由圖意的判讀,可以讓利多利空的真假虛實有判定標準,感受買賣氣的輾轉變化,推演買氣、賣壓對價位的影響,進而讓進退有據,從而可以計算該投入多少倉量才不會超過可承受範圍,三個硬道理可以同時兼顧,這是運用圖意操作的優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59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